语言
首页 > 信息披露 > 中心动态

国际文交所董事局主席尹满华:降准药效 胜过降息


新年伊始,在2020年的1月1日,中国央行官网发布公告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于2020年1月6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和汽车金融公司)。据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此次降准是全面降准,体现了逆周期调节,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多亿元人民币。


从资金层面来看,此次降准主要是为了起到三个效果,第一是释放流动性,缓解春节期间市场资金紧张的状况。每年的春节都是资金需求的高峰期,在春节前进行全面降准可以满足春节期间以及春节前的市场资金需求。第二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降准的直观结果就是想银行释放中长期资金,这有利于银行降低资金成本,从而带动利率下行,最终传导到实体经济来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第三是增加银行信贷投放的空间,为地方债提速发行提供资金支持。


此外,从大的环境来看,本轮降准也在市场的预料之中。首先是中国对于降准的态度和期望,这一任务早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就有所体现,此次降准在市场的普遍预期中到来也算是符合了环境的需要、满足了市场的期盼。其次是时间点较为特殊。时值中国A股沪指重回3000点,并最终维持在了3000点之上,在市场信心进入上升周期后,全面降准能够更好地为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带来双重的活力,进一步为市场带来信心。再次是此次降准有利于缓解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一直是中国的重要工作方向,但由于资金传导效率偏低,这一工作目标始终未能达成,而此次降准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令金融服务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数据统计显示,仅地方性的城商行和农村信用社等中小银行,就能在此次降准中获得长期资金1200多亿人民币,这绝对有利于增强地方性中小银行服务中小及民营企业的信心和能力。


降准不同于降息,虽然都是流动性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但目的和效果相差甚大,降息更多地是通过降低融资成本降低存款收益从而达到刺激和鼓励市场花钱的目的。而降准则是降低银行体系内的资金管理水位线,从而将银行系统中的存量资金引入社会中进行轮转,带来增量,达到提高市场流动性的目的。从当下的形式来看,中国经济正处在转型阵痛过渡期,虽然正在逐渐摆脱谷底,但仍然面临着巨大的内外部压力,在这样的环境下,降准的效果会优于降息带来的好处。但同时需要注意到的问题是,此次降准从不意味着中央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了变化,此次降准的动作与春节前惯常的资金投放压力形成了对衝,银行体系的流动性总量仍然将保持基本稳定和灵活适度,并不预示着货币政策会有大幅的调整和改变。


日期:2020年1月9日

来源:香港经济日报

栏名:神州华评

撰文:尹满华 国际文交所董事局主席

上一頁

下一頁

< a href=' '>网站对话
< a href='https://en.live800.com'>live chat